做出建议前,就需要有人对受援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民族等状况有深入了解,同时也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有所掌握。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抓住机遇,处理好中国经济的破与立,为十三五开好局,为推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更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趁机唱衰中国经济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已经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我们一定会快速跨过这些陷阱,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梗阻主要来自执行改革方案的系统或组织机构自身两个方面,与个体的办事人员的自身私利没有直接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是破局行动,要打破原有格局,特别是要让一些原有的利益格局伤筋动骨,重新组合甚至直接取缔。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在改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种梗阻现象,一种是中梗阻,一种是肠梗阻。论坛会场的气氛悲观而庄严,发言嘉宾一再提起1998年苏联解体前夕的经济混乱状态。
俄政府年前制定的财政计划是按油价50美元一桶制定的。俄《生意人报》惊呼,1998年经济危机能否在俄罗斯重演竟然成了论坛上的热门话题。就连总理也要强调,俄眼下遭遇的经济状况与1998年不同,我们今天是在学习如何在低廉油价的背景下生存。包括俄财长在内的俄众多官员强调,政府要采取措施,防止出现1998年通货膨胀、危机被转嫁到民众头上的灾难。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俄罗斯经济形势复杂而又严峻,正在遭遇近十年来最严峻的挑战。俄财长西卢安诺夫甚至直言,石油价格可能继续下降,政府现在就要做好准备,以应对新局面。
正如俄罗斯国家杜马财政委员会主任马卡洛夫所言,在目前条件下,制定俄2030年国家发展战略要比讨论2016第二季度战略决策更容易、更愉快。全球能源需求下降导致俄能源出口缩减。俄总理也表示,能源价格持续下跌,俄罗斯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但俄总理同时强调,经济局势仍然可控。
梅德韦杰夫认为,俄罗斯经济面临严重问题与世界经济状况总体不景气相关。俄罗斯眼下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摆脱对能源的依赖。俄媒体对政府高官直面困境的态度充满感慨。俄总统普京日前在与内阁成员会面时强调,要做好应对所有状况的准备。
假如原油价格继续下降,俄政府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一年一度的盖达尔论坛本周三在莫斯科隆重开幕,其主题是俄罗斯和世界:关注未来。
西卢安诺夫表示,俄政府已经做出了减少财政支出10%的决定,政府各部委要据此进行财政支出调整。俄媒体称,把俄罗斯眼下的严峻经济形势与苏联1998年经济危局相提并论,似乎成了本届盖达尔论坛的主调,会场上弥漫的低沉情绪比窗外的风雪更加让人心绪难安。
他呼吁在俄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的国有企业要缩减胃口,根据新情况调整各自的财政支出方案储备基金用于补贴财政开支和偿还国家外债,国家福利基金则主要用于补贴养老金。据俄罗斯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由于石油出口收入锐减导致俄政府不得不动用储备基金补贴财政开支,2015年俄储备基金接近减半。而2015年1月1日,俄储备基金共计4.945万亿卢布(按当时汇率折算约合879.1亿美元)。俄罗斯自2003年起将石油天然气额外收入积累起来建立政府稳定基金,并于2008年将其拆分为储备基金和国家福利基金。数据显示,当前俄储备基金中包括227.1亿美元、202.6亿欧元、34.4亿英镑以及其他资产。
以美元计算,2015年全年俄储备基金减少了43.2%。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1日,俄罗斯储备基金共计3.641万亿卢布(约合499.5亿美元)
据俄罗斯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由于石油出口收入锐减导致俄政府不得不动用储备基金补贴财政开支,2015年俄储备基金接近减半。以美元计算,2015年全年俄储备基金减少了43.2%。
数据显示,当前俄储备基金中包括227.1亿美元、202.6亿欧元、34.4亿英镑以及其他资产。而2015年1月1日,俄储备基金共计4.945万亿卢布(按当时汇率折算约合879.1亿美元)。
储备基金用于补贴财政开支和偿还国家外债,国家福利基金则主要用于补贴养老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1日,俄罗斯储备基金共计3.641万亿卢布(约合499.5亿美元)。俄罗斯自2003年起将石油天然气额外收入积累起来建立政府稳定基金,并于2008年将其拆分为储备基金和国家福利基金未来,中俄将在推动双边贸易多样化的同时,积极提高合作技术含量,改善贸易结构。
这些因素使中俄贸易未能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独善其身。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中俄贸易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不应盲目乐观,更不必过分悲观。
展望今年的双边贸易前景,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大环境依然严峻,中俄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但双边经贸合作的基础牢固,合作意愿强烈,关键在于推进合作的努力能否落到实处。尽管中俄贸易交出的成绩单并不理想,但亮点颇多。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俄贸易经历大幅滑坡,同比下跌近三成,与设定的1000亿美元目标相差甚远。俄人民友谊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认为,俄方正努力摆脱对能源原材料出口的依赖,希望增加中俄联合项目合作,包括建立合资企业开展共同生产,吸引中国生产企业进入俄远东超前发展区。
另外,中国在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结构中的占比逆势上扬,反映出双边经贸依存度的提高。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中俄双边贸易总值为422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8%。譬如,双边贸易货物量特别是俄能源原材料商品对华出口保持增长,只是因价格走低和汇率因素导致价值量下降。此外,俄中还应在联合研制高新技术产品、扩大俄罗斯生态环保产品对华出口、深化金融和投资合作方面付出努力。
目前,中俄正为稳定贸易增长、提升贸易质量,着手采取积极举措。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文件的签署对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事实上,中俄经贸合作领域正不断扩大,一些新的业态模式带来新的增长点,包括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农产品贸易和绿色生态农业开发合作的兴起,科技和创新领域合作的推进,能源合作也不拘泥于贸易层面,转向联合研发、合资建厂等深层次合作。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对新华社记者说,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方向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利用中方先进技术发展高速公路、铁路网,这将极大便利两国商品运输,提升双边贸易额。
对俄罗斯而言,全球能源供需结构的变化和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凸显俄经济和进出口结构的脆弱性。当前,俄罗斯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中国经济亦在深刻调整。